3月20日上午,2025年科研工作例会在李白河校区办公中心9-1会议室召开。党委常委、副校长罗惠波出席会议并讲话,科学技术处处长刘小楠、人文社科处处长黄英杰、成果转化与教育服务中心主任张潇文分别作工作部署,各学院分管科研院领导参加会议,会议由罗惠波主持。
会上,刘小楠提出围绕“大体系、大平台、大团队、大项目、大成果、大服务”六大战略维度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,助力学校“十五五”规划与博士点建设;黄英杰强调文科科研要建立差异化评价体系,注重申报质量与成果贡献度双效提升;张潇文指出将依托概念验证平台和校企联合研发中心,构建贯通“科研-转化-育人”的全链条创新生态,深化产教融合实践。各学院分管科研院领导围绕科研发展规划目标,立足各自学科特色优势,聚焦国家级项目申报策略优化、高水平科研平台能级提升、学科交叉融合创新、领军人才梯队培养、重大科研成果孵化等关键领域进行了深度研讨。
罗惠波在总结讲话中强调,面对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与“十五五”规划开局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,全校要牢牢把握科研创新这个核心驱动力,以博士点申报攻坚年为重要契机,全面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。会议指出,本年度既是实现“十四五”目标任务的关键冲刺阶段,也是谋划新一轮发展战略的重要布局期,必须坚持科技强校战略,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:一要精准把握高等教育发展新态势,强化科技对学校整体发展的战略支撑;二要聚焦博士点建设等重大目标,系统构建科研创新体系,做好学科交叉融合、资源优化配置的顶层设计;三要弘扬实干精神,构建校院两级领导干部带头攻坚机制,在基础研究突破、产学研深度融合、科研成果转化等关键领域实现实质性突破,为建成特色鲜明、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奠定坚实基础。